无线电遥控原理

文章来自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shadow213@163.com



常用的无线电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。

发射部分一般分为两种类型,即遥控器与遥控模块,遥控器可以当一个整机来独立使用,对外引出线有接线柱头;而遥控模块在电路中当一个元件来使用,根据其引脚定义进行应用。使用遥控模块的优势在于可以和应用电路天衣无缝地连接、体积小、价格低、物尽其用,但使用者必须真正懂得电路原理,否则还是用遥控器比较方便。

接收部分也分为两种类型,即超外差与超再生接收方式。超外差式接收方式与超外差收音机相同,它设置本机振荡电路产生振荡信号,与接收到的载频信号混频后,得到中频(一般为465kHz)信号,经中频放大和检波,解调出数据信号。超外差式的接收器稳定、灵敏度高、抗干扰能力也相对较好。


       无线电遥控原理,即通过调制将编码信息加载于高频载波信号之上,生成调制波发射出去。当无线电波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端,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。通过解码将信息从变化的电


流中提取出来,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。解码后的电信号直接驱动继电器、电子开关等器件实现预定功能,遥控者按下不同的按键,生成不同的0和1交替的编码信号,再用它去调制高频载波(常用的频率范


围是38kHz~50kHz),最后得到调制波。调制波实际上是编码信号和载波信号相“与”的结果。



无线电遥控的载波信号波段有长波、超短波(微波),但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15MHz或者433MHz,遥控器使用的是国家规定的开放频段,在这一频段内,发射功率小于10mw、覆盖范围小于100m或不超过本单位范围的,可以不必经过“无线电管理委员会”审批而自由使用。

我国的开放频段规定为315MHz,而欧美等国家规定为433MHz,所以出口到上述国家的产品应使用433MHz的遥控器。

无线电遥控常用的编码方式有固定码与滚动码两种。

固定码的编码容量仅为6561个,重码概率极大,其编码值可以通过焊点连接方式被看出,或是在使用现场用“侦码器”来获取,所以不具有保密性,主要应用于保密性要求较低的场合,因为其价格较低所以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。
滚动码是固定码的升级换代产品,凡有保密性要求的场合,都使用滚动编码方式。滚动码编码方式有如下优点:
1)保密性强。每次发射后自动更换编码,别人不能用“侦码器”获得地址码。
2)编码容量大。地址码数量大于10万组,使用中“重码”的概率极小。
3)对码容易。滚动码具有学习存储功能,不需动用烙铁,可以在用户现场对码,而且一个接收器可以输入多达14个不同的发射器,在使用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。
4)误码小。由于编码上的优势,使得接收器在没有收到本机码时的误动作几乎为0。


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3

仅供个人使用